臺灣中生代作家張經宏逝世
一位將臺中寫入故事的文學信仰者與職志者
臺灣中生代作家張經宏因病於今年 5 月 5 日離開人世,享壽 54 歲。作家張經宏是一位將文學視為信仰和職志的文學創作者,他一生投注於文學創作,並留下豐碩的文學成果,曾獲得教育部文藝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時報文學獎以及倪匡科幻小說首獎等肯定。
張經宏出生於臺中,曾在臺中一中任教多年之後,毅然辭去教職投入文學創作,從此展開他的文學道路。他的文學作品皆將臺中這個城市融入其中,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是《摩鐵路之城》,他以此書寫下他成長於臺中的故事,也因此獲得九歌 200 萬小說獎的首獎,被評審一致肯定,被譽為臺灣版的「麥田捕手」。
逝者已逝,生者尚需繼續前行
活著或許是一種需要勇氣的事情,詩人福懷多曾說過:「活著是一種極受歡迎的情況,不幸的是,這種情況也不容易持久。當你意識到這一點時,你的自我價值就會出現。」張經宏已經離開了我們,但他的寫作卻可以永存於世上,讓我們從他的作品中看到他那份謙遜和真誠,這也許是他人生的一個啟示。
生命總是虛幻的,而見證生命的價值觀常常是透過文化和歷史的視角來展現。從張經宏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鮮明的臺中。將張經宏描述的那個臺灣之城置於歷史脈絡中,我們不難看到一個自始至終都在演繹自己文化語境的城市,也不難看到一個從喧囂中穿梭而來,卻又樂於與它享受互動的文學創作者。如今他已經離開了臺灣,而臺灣也將繼續沿著多元化、開放性的方向前行。
透過文字紀念張經宏
張經宏除了一路以來的文學創作,他的最後一部散文集《如果在冬夜,一隻老鼠》在他的逝世後推出的,這本小說開頭就聚焦於回憶和時光,在書寫學生時期的故事時,“抽屜”便成為引子。他將最主要的人物「朱昌熙」比喻為「老鼠」,用一隻老鼠帶領我們進入了那個時代,剖析社會和學校裡人與人之間那種複雜的關係和網路。“老鼠”這個具有象徵意義的形象,讓讀者的想像力得到了提升。透過文字的組織和語言的運用,他寫下了校園和酒吧裡不羈的靈魂,綻放出時代光暈。
當我們珍視每一個人的經歷和感受時,別忘了他們是我們的歷史和文化的組成部分。紀念張經宏讓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個人都值得被關心。同時也讓我們擁抱生命的珍貴,珍惜每一個人與我們相處的時光。
給予文學更多的生命力
張經宏是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臺灣中生代作家,他的去逝讓人深感惋惜。他透過文學將臺中寫入故事中,仿佛將我們帶到了那個具有靈魂的城市裡。文學擁有表達人性本質的力量,也能夠讓我們的內心得以釋放。我們需要更多這樣的生命力,將文學的魅力繼續傳遞下去。
文學是容納思想和情感的場所,它可以啟發我們對生命的思考,讓我們明白,真正的生命在於如何以寬容、愛與感恩的心態去對待這個世界。如珍愛生命一樣珍愛文學,珍惜每一個文學作品,並讓文學繼續在我們的生活中綻放光彩。
結語
悼念張經宏逝世,文學作品留存於世,他用筆鋒書寫了一段歷史,也為臺灣的文學發展做出了貢獻。他的逝去,提醒我們更加珍視每一個人的經歷,用文字細膩地記錄每一段歷史,更需要我們給予文學更多的生命力,讓文學的意義得到更好的傳承,並讓張經宏內心所追求的思想先生能夠在我們的生活中得到更加豐盈的呈現。
<< photo by Ketut Subiyan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