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提7大承諾前大法官湯德宗:內閣制可能更欠缺制衡柯文哲,7大承諾,大法官湯德宗,內閣制,制衡
柯文哲提7大承諾前大法官湯德宗:內閣制可能更欠缺制衡

柯文哲提7大承諾前大法官湯德宗:內閣制可能更欠缺制衡

大法官湯德宗批評柯文哲內閣制主張的五大錯誤

柯文哲內閣制主張

最近,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召開記者會,提出了他的內閣制主張和七大承諾,並表示如果當選為總統,他的目標是產生中華民國的第一位總理。然而這些主張遭到了曾任職於馬英九時期的大法官湯德宗的批評。

湯德宗對柯文哲的批評

在一次演講中,湯德宗對柯文哲提出了五大錯誤,並指出柯文哲的政見前後邏輯錯亂、不可行以及缺乏通盤思考。

第一大錯誤:內閣制的問題

柯文哲主張總統應該赴立法院報告和接受質詢監督,但湯德宗質疑這是否會變成內閣制。根據憲法增修條文第四條第三項的規定,立法院只能在每年集會時聽取總統國情報告,並不能要求總統報告和接受質詢。因此即使柯文哲提出這樣的主張,行政仍然無需向立法負責,無法成為內閣制

此外在內閣制下,總理通常是由國會選出,而不是由人民直接選舉。此外內閣制的政黨必須具有明確的立場和黨紀,並且是成熟的政黨。

第二大錯誤:閣揆同意權的問題

柯文哲表示他希望行政院長要接受立法院的同意。然而根據當前的憲法條文,第五十五條已不再適用,柯文哲要把行政院長送到立法院同意,但考慮到民眾黨當前的政治實力,這個提議在國會中不太可能得到過半數的支援。通常,內閣制由大政黨主張實施,他們控制國會,從而控制行政權。

第三大錯誤:凍結考監兩院的問題

柯文哲提出「凍結考監兩院,三權分立確實制衡」的主張。然而湯德宗指出,這種方式違背了大法官釋字第 632 號的規定,因為這樣做將違反宪法忠誠义务。並且,對於高階文官國營事業的董監人選,文官制度應該是政治中立的,考試表現應該是決定晉升的因素,而問題出在於考試院的執行,而非應該廢除考監所提倡的方式。

第四大錯誤:特別預算和選制公平的問題

柯文哲提出約束特別預算的常態化以及下修選舉年齡以保障多元公義社會。然而這些主張都需要修改憲法,如果柯文哲未當選,這些主張就只是空談。同樣地,他提議召開國是會議的想法也是過時的,因為當前已經實行了直選總統和定期改選立法委員,這已經能夠代表民意了,而關於國是會議的成員產生則是一個更加棘手的問題。

第五大錯誤:制衡問題與內閣制

柯文哲認為蔡英文未受到制衡的原因是她身兼黨主席,能夠掌控行政、獲得國會最多數,並能透過法案。然而要解決制衡的問題,應該針對問題採取具體對策。此外湯德宗認為,柯文哲提出的內閣制和總理制度可能更加欠缺制衡

結論:柯文哲內閣制主張的挑戰與思考

大法官湯德宗柯文哲內閣制主張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批評,指出了其中的問題和不可行性。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內閣制的概念不值得重視和思考。

內閣制作為一種政體方式,可以在適當的條件下促進政治的穩定和民主的發展。然而過於倚賴內閣制度,特別是在缺乏具有強烈政黨紀律和成熟政黨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政治混亂和制約。因此任何國家在採用內閣制之前,都需要充分考慮其政治和社會的特點以及成熟程度。

此外湯德宗的批評也提醒我們,政治改革和制度變革需要深思熟慮,不能只看表面,而忽視了背後的隱含問題和挑戰。這樣的討論和辯論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思考政治改革的方向和目標。

最後我們應該對政治候選人提出的各種主張和承諾持懷疑態度,並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評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選擇出真正符合我們需求和利益的領導者和政策。

Politics-柯文哲,7 大承諾,大法官湯德宗,內閣制,制衡


柯文哲提7大承諾前大法官湯德宗:內閣制可能更欠缺制衡
<< photo by Katie Moum >>
該圖片僅供說明,非實際案例圖片。

你可能會想讀!

author

林 婷婷

我是林婷婷,一名致力於新聞採訪的記者。我熱愛追求真相,並且堅信新聞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