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觀賽提升幸福感和減少孤獨感
研究發現:現場觀賽對心理健康有益
根據最新的研究,到現場觀賞體育比賽可以增加社互動動、形成族群認同和歸屬感,對心理健康有益。一項發表於《Taking Part Survey(參與調查)》的研究指出,觀看現場體育賽事可以提高幸福感,並減少孤獨感。
這項研究由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心理與運動科學學院的學者進行,他們引用了 7,209 名居住在英格蘭、年齡介於 16 至 85 歲之間的成人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觀看現場體育賽事可以提高主觀幸福感的兩個主要指標:「生活滿意度」和「生命價值感」,同時也降低了孤獨感。
為何現場觀賽帶來幸福感
為理解釋這一現象,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的徐錦興教授指出,參與大家認同的團體活動可以去除「陌生」或「孤獨」的負面感受,從而產生幸福感。在運動賽事現場,觀眾之間可以透過「共鳴」與其他觀眾產生連結,並且比賽本身的情節也會刺激內分泌系統,使人的情緒高昂。
此外觀看比賽還帶來了互動的機會,觀眾可以一起呼喊加油、進行波浪舞等肢體活動,這些活動會刺激腦內啡、多巴胺等幸福激素的分泌,同時比賽中的互動也會產生催產素,進一步增加幸福感。
建議:給自己和孩子一個去現場觀賞體育賽事的機會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提醒,參與現場體育賽事可以增加人們的「生命價值感」,類似於得到工作的幅度,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結果。她呼籲民眾要給自己或親友一個去現場觀看體育賽事的機會,這不僅對身心健康有益,還能增加社互動動,產生群體認同和歸屬感。
對於家中不喜歡運動的孩子,葉雅馨建議父母在引導孩子培養運動興趣之前,自己首先要有嘗試的意願。此外父母可以透過邀請孩子的朋友一起觀賞體育賽事,讓他們感受比賽的魅力。這樣的體驗可以增加親子互動和幸福感,並且使孩子對運動產生興趣。
葉雅馨提醒,比賽總是有輸有贏,如果支援的隊伍輸了,可能會有一些負面情緒。這時候,可以和一起觀賽的人擁抱,討論比賽精彩之處,相約下次再進場支援。因為「輸」往往是學習如何面對挫折並增加韌性的機會,同時也是建立觀賽心理健康素養的機會。
結論
這項研究的結果顯示,現場觀賽可以提高幸福感,減少孤獨感,推薦大家給自己或親友一個去現場觀看體育賽事的機會。觀賞比賽不僅可以帶來娛樂和緊張刺激的感受,還可以增加社互動動和群體認同的機會,有助於身心健康和幸福感的提升。對於家中的孩子,父母應試著引起他們對現場觀賞體育賽事的好奇心,陪伴他們一起感受比賽的魅力,並教導他們面對輸贏的態度和增加韌性的能力。
<< photo by Marcin Jozwiak >>
該圖片僅供說明,非實際案例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