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孝維內湖5千人進駐台塑!議員痛批超長「等公車人龍」莊孝維,內湖,台塑,議員,等公車人龍
莊孝維內湖5千人進駐台塑!議員痛批超長「等公車人龍」

莊孝維內湖5千人進駐台塑!議員痛批超長「等公車人龍」

台塑 5 千人進駐內湖!公車人龍長 市議員批評

背景介紹

台塑企業在 2023 年 10 月 20 日正式進駐台北企業總部園區,將近 5 千位員工搬至內湖區南京東路六段。根據台塑提供的統計資料,僅有 869 人搭乘公車,這個數位與實際情況發生了嚴重偏差。內湖北市議員李明賢接獲當地里長的反映,指控公車排隊人龍非常長,很多人無法搭乘公車。他還批評台塑提供的人數評估完全不符實際情況,質問是否是市長莊孝維在背後操弄數位。

台塑統計數位與實際情況的對比

台塑企業宣稱公共運輸搭乘比例為 54.1%,其中公車搭乘比例為 50.2%。根據台塑進行的問券調查顯示,只有 869 人搭乘公車。然而里長反映的情況卻相當不同,當地的人龍排隊長度達到幾公尺,李明賢質疑台塑提供的數位是否真實可信。

交通局回應與應對措施

對於李明賢的質疑,北市交通局長謝銘鴻表示交通局曾開會討論此事,台塑也表示會提供兩條接駁車線路,而交通局則提供了四條公車線路以應對台塑進駐後的交通需求,並密集調整班次。交通局表示近期將召開第三場會議,以進一步改善交通情況。同時業者也將加開接駁車,交通大隊也將隨時監控交通狀況。

公共交通與城市發展的關係

這個案例引起了我們對於公共交通與城市發展之間關係的思考。城市的發展必然帶來人口流動和交通需求的增加,而公共交通的運輸能力必須跟上這樣的變化。然而現實情況往往是城市發展速度遠超過公共交通能力的提升,導致交通壅塞和乘客等車時間的增加。

公共交通發展的瓶頸

公共交通的發展面臨著許多挑戰和瓶頸,包括資金投入不足、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現有路線效能不佳等問題。適當的投資和政府政策的支援是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此外在規劃和建設公共交通時,城市規劃者應該更加注重可持續和環保的發展方式,並考慮到市民的實際需求。

市民需求與公共交通服務的缺失

市民需求應該是公共交通發展的核心。在這個案例中,台塑進駐內湖帶來了相當龐大的人口流動,但公車服務並未相應增加。這樣的情況不僅使得市民的等車時間大大增加,也造成了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挑戰。公共交通應該為市民提供便捷、高效和可持續的交通選擇,以提升城市生活品質。

結論與建議

確保公共交通與城市發展的協調是解決交通問題的關鍵。政府應該加大對公共交通的投資,提升交通網路的覆蓋和運輸能力。同時要加固對公共交通服務的監管,確保服務品質和乘客的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市民和企業也應該靈活選擇出行方式,如進行共乘、徒步或騎腳踏車等,以減少對公共交通的負擔。

Bus-莊孝維,內湖,台塑,議員,等公車人龍


莊孝維內湖5千人進駐台塑!議員痛批超長「等公車人龍」
<< photo by Bruno van der Kraan >>
該圖片僅供說明,非實際案例圖片。

你可能會想讀!

author

陳 偉志

我是陳偉志,一位長年從事新聞業的老兵。我專精於深度報導,曾經揭露許多重大事件的真相。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