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初選時間倉促?金溥聰:若明天談有把握來得及
問題背景
最近在台灣的政治圈中,關於 2024 年總統大選的初選方式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和爭議。國民黨和民眾黨作為兩大主要在野政黨,面臨著整合的挑戰。其中國民黨主張採用開放式的「民主初選」來選出最強的總統候選人,而民眾黨則質疑這種方式的代表性不足和準備時間不足等問題。
金溥聰的觀點
在這場初選爭議中,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的競選辦公室執行長金溥聰在一次記者會上對民眾黨的質疑進行了回應。他表示如果明天兩黨能夠談判,他有信心來得及解決問題。然而如果拖延下去,就無法確保是否能夠達成共識。
金溥聰提到,僅僅使用全民調來評估在野黨最強的總統候選人並不是一個可靠的方法。他指出,民調的設計要考慮到效度問題,即是否能夠真正測量到所關心的問題。此外民調的抽樣也需要達到隨機性,但當前台灣的民調已經出現了問題,無法達到隨機性。
金溥聰舉了台北市長選舉的例子來說明民調的誤差問題。去年的選舉中,當時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在民調中一度排名第二,但最終在選舉中僅排名第三。而民進黨候選人陳時中在民調中的支援率一直被低估。
對於開放式民主初選的回應
關於開放式的「民主初選」,金溥聰表示在歐美和韓國這樣的地區已經實施了多年,且並未涉及到建冊等問題,只是需要一個過濾的關卡。他也提到,民主初選的設計需要考慮到過濾掉干擾的因素,以確保在野黨能夠找到最強的候選人。
黃健庭則補充說,柯文哲一直強調全民調的科學準確性,但如果全民調如此準確,那麼選舉就只需使用全民調就好,而不需要投票。他認為,歐美等民主先進國家在大選提名過程中很少使用全民調。
設計政治理念認同卡的目的
金溥聰解釋了設計政治理念認同卡的目的。他表示在組成在野聯盟時,必須找出可能灌票和干擾在野的人,因此需要設計這樣的卡片。這樣的設計旨在過濾掉有意要干擾初選的人。對於開放式的「民主初選」,金溥聰認為大家可以在第二次會議中再次討論。
觀點和建議
這場初選爭議明顯反映了台灣政治中的一些問題和挑戰。如何選出最合適的總統候選人以及如何組成有效的在野聯盟是這些政黨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對於初選方式,全民調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但它並不是唯一的評估方式。政黨需要考慮到民調的效度問題以及抽樣的隨機性,並尋找其他可行的評估和篩選方法。
在選舉過程中,政黨應該注重討論和共識的建立,並尊重各方的觀點和利益。僅僅以負面的角度去揣測他人並不會有助於建立建設性的對話和協商。
最重要的是,政黨應該遵守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則,確保初選過程的合法性和公信力。只有這樣,才能為台灣的政治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 photo by Fikri Mz >>
該圖片僅供說明,非實際案例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