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總統大選:藍白合與成效
中秋節期間,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提出了「藍白一定合」的口號,但對於如何實現這種合作,各方意見紛紜,藍白合的前景仍然充滿著路障。民調結果顯示,藍白合對抗民進黨的勝算較大,但如何解決民調的問題,仍然是一個待解的難題。
藍白合的可能形式
柯文哲的陣營提出了民調 PK 的方式,輸家要退選。然而民調本身是一個複雜的政治問題,涉及到許多內外在因素。過於依賴民調的結果,可能產生更多的分裂和衝突。另外這種合作也需要考慮到立委的布局和政府的組成,不能只著眼於解決對手,而忽視理解決問題本身。
缺乏整合和合作
當前來看,藍白合更像是一場爭權奪利的合作,而非理念的共同合作。政黨輪替是非綠陣營的訴求,但這種輪替可能首先發生在在野黨內部,而不是在與民進黨的對決中。在野黨之間的爭鬥可能導致相互拉扯,而無法達成真正的合作。
民進黨的樂觀態度
對於執政的民進黨來說看著在野黨相互爭鬥,他們自然是樂於看到的。即使大多數民意主張「下架民進黨」,在野黨若持續明爭暗鬥,賴清德仍然有機會成為最大的贏家。
2024 年立委選舉:民進黨的優勢
雖然民調顯示,民進黨的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一直領先於其他候選人,但他們仍然非常關注立委選舉的情況。黨內人士表示當前距離達到過半的立委席次還存在差距。除了賴清德的領導能力之外,還需要依靠總統蔡英文、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等黨內重要角色的幫助以及一位能夠吸引年輕選民的副手。
結論
在 2024 年的選舉中,藍白合可能是在野黨擊敗民進黨的一種勝算,但如何達成這種合作仍然是一個難題。過度依賴民調可能產生更多問題,並造成更大的分裂。此外藍白合需要更多的整合和理念上的共同合作,而非僅僅為了一己之利而合作。對於民進黨來說在野黨內部的爭鬥將使他們繼續保持優勢。無論最終選舉結果如何,這場選舉將是一場激烈的「魷魚遊戲」,在野黨需要意識到明爭暗鬥將對他們帶來傷害。
<< photo by Rosemary Ketchum >>
該圖片僅供說明,非實際案例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