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化南新村」:首創男女混宿的大學宿舍
近日政治大學宣布將一處名為「化南新村」的建築群改建為學生宿舍,並且開放學生自行組隊入住,極為不同於一般大學宿舍的「抽籤分房」模式。更為引人注目的是,政大化南新村也成為台灣首個開放男女混宿的大學宿舍。這項創新舉措吸引了 37 組學生超額報名,然而只有 22 棟建築可以分配,因此政大必須進行抽籤來選擇入住的學生。
具有重要教育文化記憶的「化南新村」
坐落於台北市政治大學附近的「化南新村」,建於 60 年代台灣復校時期,曾經是許多政大教授的住所。它不僅被列為聚落建築群,更是一處具有重要教育文化記憶的地方。鑑於政大校外宿舍床位不足的問題,政大決定將化南新村改建為學生宿舍,提供 200 個床位,作為政大學生宿舍的中繼宿舍。
適宜的價格與裝置提供
政大化南新村共有 22 棟双拼式兩層樓房,提供 4 房型和 5 房型供學生選擇。每間宿舍都配有獨立電表,並且提供基本的家具和裝置,如床組、桌椅、冰箱和洗衣機。每棟宿舍可容納 8 至 10 人,平均下來,每個人月租金約為 2500 元,與政大其他宿舍價格相當。
男女混宿與組隊入住的創新模式
政大化南新村的一個突破性特點是,學生可以自行組隊入住,且無論性別如何,都可以男女混宿。儘管男女混宿在台灣的大學宿舍中尚屬首例,但實際上仍然以「同性住宿」為主流。
學生對男女混宿的看法
對於政大化南新村的男女混宿政策,學生意見不一。有些學生認為這是一個自由並開放多元的選擇,與他們在校外租房時與男女室友共同居住的經驗相一致。然而也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對傳統價值觀的挑戰,擔心可能產生不必要的困擾。
對政府宿舍問題的暫時解決
政大一直面臨著校外宿舍床位不足的問題。除了化南新村,政大也在進行其他宿舍的增建計畫,預計最快能在 2026 年完成並提供 1800 個床位,並將爭取教育部的相關經費補助。
總結與展望
政大「化南新村」的開放男女混宿的舉措,讓大學宿舍的住宿模式更具多元化和彈性。然而這也提出了一些倫理和文化價值觀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的討論和辯論。
對於學生而言,選擇宿舍是一個重要的決策,他們應該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來選擇最適合的住宿方式。政府和學校也應該在增加宿舍床位的同時關注和維護學生的福祉和安全。
對於其他大學和學生宿舍管理單位,政大「化南新村」的這一舉措也值得參考。創新住宿模式的引進和提供適宜的價格和設施,將有助於解決宿舍床位不足的困擾,並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給學生。
<< photo by Holly Stratton >>
該圖片僅供說明,非實際案例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