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5登場:蘋果股價疲軟、台灣概念股失色蘋果,iPhone15,股價,台灣概念股
iPhone 15登場:蘋果股價疲軟、台灣概念股失色

iPhone 15登場:蘋果股價疲軟、台灣概念股失色

蘋果股價走低,台灣概念股受挫

蘋果(Apple)於最近推出了 iPhone 15 系列新手機,然而這一發布引起的股價反應卻並不理想。雄心勃勃的蘋果公司一直是科技界的領頭羊,其推出的每一款新產品都引發了巨大的關注和期望,但這次推出的 iPhone 15 系列似乎並沒有能夠激發市場,反而令蘋果股價走低。結果,台灣的蘋果概念股也遭受了波及。

iPhone 15 系列的亮點

iPhone 15 系列以其全新的設計和功能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目光。這一系列包括了 iPhone 15、iPhone 15 Plus、iPhone 15 Pro 和 iPhone 15 ProMax 四款手機,搭載了「動態島」螢幕設計和 USB-C 充電孔等新功能。其中 iPhone 15 Pro 配備了 3 倍望遠相機,而 iPhone 15 ProMax 則提供史上最長的 120 公釐 5 倍光學變焦。

蘋果股價的下滑

然而即使有如此吸引人的新功能,蘋果股價卻未能保持上升趨勢。在秋季發表會之後,蘋果股價一路下滑,最終以 176.3 美元的價格收盤,跌幅達 1.71%。這一情況對台灣的蘋果概念股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台灣蘋概股的黯淡表現

台灣的蘋果概念股同樣受到了市場的壓力。大立光(3008)和玉晶光(3406)等鏡頭股在蘋果股價下滑的影響下開盤即下跌。與此同時 Type-C 供應鏈及其他相關的公司,如祥碩(5269)、創惟(6104)、譜瑞-KY(4966)、正崴(2392)和優群(3217),相對表現較好。華通(2313)的股價在上漲後保持在平盤上下震盪。

蘋果放棄 Lightning 介面的影響

蘋果公司遵循歐盟新法,在 iPhone15 系列中放棄了 Lightning 介面,改為 USB-C 接孔,使充電線可以共用。此外 iPhone 15 Pro 還配備了專屬的 USB 3 晶片,傳輸速度比 iPhone 15 和 iPhone 15 Plus 快 20 倍。這一變動帶動了晶片、訪問器和訪問線等相關供應鏈的洗牌,這對一些供應鏈中的公司產生了正面影響。

結論和建議

蘋果的 iPhone 15 系列雖然具有吸引力,但其對股價和台灣蘋概股的影響卻不容忽視。這一情況提醒著投資者和概念股市場的參與者,即不能單純依賴蘋果的成功來推動投資和股價。在選擇投資物件時,應該更加關注公司的基本面和發展前景。同時企業應該關注市場的變化和消費者的需求,提供更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以維持業績和投資者的信心。

Apple-蘋果,iPhone15,股價,台灣概念股


iPhone 15登場:蘋果股價疲軟、台灣概念股失色
<< photo by Eiliv Aceron >>
該圖片僅供說明,非實際案例圖片。

你可能會想讀!

author

高文雄

大家好,我是高文雄,一名攝影記者。我相信攝影可以記錄下生活的美好瞬間,並且透過鏡頭讓讀者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氛圍。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