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快評】應對「911」中國的國防自主需求與挑戰國防自主、中國、挑戰、戰略快評
【戰略快評】應對「911」中國的國防自主需求與挑戰

【戰略快評】應對「911」中國的國防自主需求與挑戰

國防自主的重要性

911 事件引發的國際影響

1993 年 9 月 11 日,數架被劫持的客機撞擊美國的軍民目標,造成重大死傷,這場被稱為「911 事件」的恐怖攻擊改寫了美國本土的安全域性勢。這起事件引發了全球的震撼,並迅速導致了美國和其盟國的反恐戰爭。

911 事件不僅對美國本土產生了深遠影響,還改變了地緣政治的結構重組程序。中國利用了美國在反恐戰爭中的分散精力和資源的機會,並積極擴大自己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這一事件凸顯了國防自主的重要性,並警示我們在國際局勢中必須保持警醒。

國家軍事戰略的調整

911 事件迫使美國政府將國家安全戰略從大國競爭轉向反恐戰爭。美國開展了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這意味着美軍的建軍路線發生了變化。原本,美國的國安戰略主軸是抑制中國的海權發展,調整大西洋和太平洋艦隊的比例。然而反恐戰爭導致了資源和注意力的重新分配,使得中國得以迅速崛起。

強化基礎設施防護和整合情報機關

911 事件後,美國加固了各種基礎設施的防護,提高了油氣、水電和運輸等關鍵設施的防衛能力,以防止恐怖分子對其進行破壞。特別重視民航機場的安檢,加固安全措施,將其提升至最高等級。同時美國整合了情報機關的運行方式,設立了國家情報首長以提高情報預警的效能。

此外美國成立了國土安全部,統合聯邦和各州安全機關的防衛事宜。他們還推動全民國防教育和訓練以及各種演練活動,以提高公眾對抗恐怖攻擊的警覺性,協助政府維護國內安全。

中國的崛起和國際政治結構

911 事件改變了美國對中國的評估和態度。在這之前,美國已將中國列為主要威脅,並宣布向台灣出售包括潛艦在內的軍備。然而美中兩國在南海的那次撞機事件後,雙方所處的關係進入了冷戰時期的海權競爭。這使得中國得以壯大海軍力量,並在不久的將來擁有了 3 艘航母。這一情況再次凸顯了國際政治結構的連動性以及戰略認知能力的重要性。

作者的觀點和建議

作者作為國防院的專家,強調了國防自主的重要性。在面對國際局勢的變化和各種挑戰時,國家應該依靠自身的力量,保護自己的安全利益。911 事件是一個教訓,提醒我們要時刻保持警覺,提高國家和民眾對抗恐怖攻擊的能力。

在面對中國的崛起時,作者主張要加固國家軍事力量的建設和現代化,並堅持自主研發和生產武器裝備。同時國家應該重視基礎設施的防護,並加固情報機關的整合與協作。最重要的是,要加固全民國防教育和訓練,提高公眾對國家安全的認識和警覺性。

根據作者的觀點,只有依靠自主發展和提高國家實力,才能成為可靠的國家安全支柱。他呼籲政府和公眾共同努力,確保國家的國防自主和安全。

NationalDefense-國防自主、中國、挑戰、戰略快評


【戰略快評】應對「911」中國的國防自主需求與挑戰
<< photo by Sheng Hu >>
該圖片僅供說明,非實際案例圖片。

你可能會想讀!

    author

    陳 偉志

    我是陳偉志,一位長年從事新聞業的老兵。我專精於深度報導,曾經揭露許多重大事件的真相。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