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 “14 記三分雨” 射暈山姆大叔——美國男籃本屆首敗
美國男籃遭遇本屆世界盃首敗
2023 年世界籃球錦標賽 16 強複賽中,兩支不敗之師美國隊和立陶宛隊展開了一場頂尖對決。立陶宛隊以 110:106 的比分終場獲勝,給予了美國男籃本屆賽事中的首次敗北。此戰中,立陶宛隊全場投進了 14 記三分球,體現出了出色的命中率。
立陶宛立足團隊籃球的優勢
儘管立陶宛隊陣中僅有中鋒瓦蘭丘納斯(Jonas Valanciunas)一位現役 NBA 球員,但他們著重團隊籃球,並以身高和體格優勢席捲全場。在本場比賽中,立陶宛隊體現出了出色的傳導和球隊配合,不僅不斷製造對手犯規,還將 14 記三分球全部命中。相對而言,美國隊外線手感不佳,僅能依靠零星的單打取分,首節結束時已經以 12:31 落後。
美國隊的失誤和立陶宛隊的表現
進入第二節,立陶宛隊三分球的命中率依然火熱,而美國隊仍然缺乏有效率的戰術配合,更加依賴單打獨鬥。為了約束立陶宛隊外圍空檔,美國隊必須將防守範圍擴大,但這讓禁區防線失守。雖然美國隊靠著愛德華茲(Anthony Edwards)取得了 16 分,縮小了分差,但上半場結束時仍以 37:54 落後。
下半場比賽中,立陶宛隊犯規頻繁,但美國隊在約庫拜提斯(Rokas Jokubaitis)投進本節第一球後,找回了投籃手感,發起了一波 13:2 的攻勢。立陶宛隊被迫喊出暫停,但在暫停結束後很快又取得了雙位數領先。然而在布里吉斯(Mikal Bridges)單節貢獻 9 分的帶領下,美國隊成功將比分追成 65:71。
比賽進入白熱化階段
決勝節開始後,美國隊在快攻時頻繁發生失誤,而立陶宛隊則透過強攻禁區和製造犯規,一度取得 10 分的領先。然而美國隊在攻守兩端都回到了正軌,將比賽帶入了白熱化階段。可惜的是,立陶宛隊的庫茲明斯卡斯(Mindaugas Kuzminskas)和迪沙(Tomas Dimsa)先後投進了關鍵的三分球,最終 110:104 取得勝利,同時也賞給美國隊本屆世界盃的首次敗北。
個人表現和團隊籃球的對比
在這場比賽中,美國隊共有 4 人得分上雙。愛德華茲獨得 35 分,布里吉斯和布朗森(Jalen Brunson)都貢獻了 14 分,英格拉姆(Brandon Ingram)從替補出場攻下 10 分。而立陶宛隊 11 名上場球員全部得分,其中 7 人得分上雙,完美詮釋了團隊籃球的精髓。
編者評論和建議
這場比賽的結果給了世界籃球錦標賽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懸念。美國男籃在過去的比賽中一直表現出色,他們擁有許多 NBA 球星和國際賽經驗豐富的球員。然而立陶宛隊的團隊籃球和出色的命中率使他們獲得了驚人的勝利。
這場比賽也提醒我們在運動競技中重視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無論是在籃球還是其他領域,一個團隊的成功往往來自於成員之間的合作、配合和信任。團隊籃球不僅僅是依靠個別球員的能力,更需要全隊的努力和默契。
對於美國男籃來說這場敗北是一個提醒,他們需要繼續努力提升團隊的戰術配合和球員之間的協作。在未來的比賽中,美國隊需要更加注重團隊籃球的價值,而不是僅僅依賴個別球員的天賦和能力。
此外立陶宛隊在這場比賽中體現出了強大的競爭力和團隊合作能力。他們的成功也提醒著其他球隊,只有團隊的合作和無私付出,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
在這場比賽中,立陶宛隊不僅體現了出色的命中率和良好的傳導,更充分發揮了身高和體格優勢。這也是其他球隊可以借鑒的地方,適應比賽中的對手,找到自己的優勢,並透過良好的團隊合作來實現成功。
<< photo by LOGAN WEAVER | @LGNWVR >>
該圖片僅供說明,非實際案例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