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題:八二三砲戰 65 週年 – 開箱老照片
日期:2023 年 8 月 23 日
作者:艾德華·費爾森塔爾()
背景簡介
1958 年 8 月 23 日,台灣海峽發生了歷史上重要的戰役之一,八二三砲戰。這場戰爭是中共引發的「單打雙不打」戰爭,持續了 44 天,結果造成台灣與金馬地區民房的破壞以及超過 3000 人的傷亡。
矚目事件
八二三砲戰中,中共對金門、馬祖地區發動砲彈攻擊,連續 44 天內發射了近 48 萬顆砲彈,創下全世界落彈量密度最高的紀錄。此次戰役的慘烈程度讓原先不直接協防的金馬二島重新受到美國的重視,並將金馬補給線視為防禦上的重點。
戰爭的影響
八二三砲戰對美國和台灣的關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美國派遣第七艦隊巡弋台灣海峽,以確保台灣與金馬之間的人員、物資等補給線暢通。此外許多民房在戰爭期間被毀,至今金門地區仍有取砲彈殘骸製成菜刀的製造業存在。
歷史評析
八二三砲戰是台灣海峽上一個戰役的縮影,它反映了國家安全政策、國際關係以及台灣與中國大陸的緊張關係。回顧這場戰爭,我們需要思考如何維護和平穩定的台灣海峽,避免類似的衝突再次發生。此外八二三砲戰也提醒我們要重視人道主義,關注受戰爭影響地區的民眾生活和安全。
新聞建議
作為台灣的重要歷史事件,八二三砲戰值得我們繼續關注和研究。我們可以透過研究和整理相關的照片、文獻以及口述歷史,來重新詮釋這段歷史。同時我們應該鼓勵年輕一代學習這段歷史,以增強他們對國家安全和和平發展的認識。
想看更多八二三砲戰的照片,請到中央社影像空間。
1120823 #八二三砲戰 #台海危機
<< photo by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
該圖片僅供說明,非實際案例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