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S 新聞網:只有老人沒用載具?網友掀兩派論戰
現金付款 vs. 使用載具
近年來隨著財政部推行電子發票,民眾可以直接使用手機掃描發票上的載具條碼,將發票上傳到整合平台。這項措施不僅可以避免紙張浪費,還能省下未來處理發票的麻煩。然而最近一位網友在 PTT 上發文表示自己不使用載具,甚至每次付款都使用現金,並好奇現在不使用載具的人是否都是老人。
網友爭論
這篇貼文一經曝光,立即引起網友們的熱烈討論。論點主要分為兩派。一派認為使用現金結帳「錢在手掌心就是爽啊」,並認為「現在使用手機點選結帳比從錢包拿錢慢」,甚至有人認為「刷載具刷得很久的也是老人」。另一派則認為載具很實用,並提出「載具的條碼貼在悠遊卡上,很土但方便」、「相較於現金支付,載具更快速」、「載具可以繫結會員,仍可使用現金,速度更加快捷」、「使用載具可以參加增開獎項,真的很划算」,甚至有人建議將載具條碼列印出來貼在手機背面。
現金支付與載具使用的思考
這場載具與現金支付的辯論背後反映了不同觀念、價值觀以及生活哲學的差異。雖然電子支付方便、迅速,但現金支付仍然保有很多支援者。
從一個哲學層面來看,現金支付可以被視為一種自由、無束縛的方式。支付過程中,現金從手到手的傳遞,強調了價值的實體感,也使人們感到直接的物質交換。這種感受無法被電子支付完全取代。此外使用現金讓人更能掌握自己的消費習慣,更容易控制開支,避免陷入無節制消費的泥沼。
然而在現代社會中,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許多人已經轉向使用電子支付和載具。這種轉變也代表著一種革新,未來的社會將更加智慧化和便利。
綜合使用的建議
雖然辯論中有不同的觀點,但我們應該以綜合和彈性的態度來看待這兩種支付方式。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根據特定情境和個人喜好來選擇使用現金或者載具。
使用現金支付,可以提前計劃好預算,更容易掌握自己的消費。此外現金支付還可以避免電子支付系統故障或網路問題帶來的困擾。
然而電子支付和載具使用也有其優勢,例如便利性、快速性、環保等。特別在疫情封鎖期間,電子支付和載具的使用更被廣泛推崇,因為它們能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最後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選擇,並適應時代的變遷。無論是現金支付還是載具使用,都是工具,目的是為了讓生活更加便利和順暢。關鍵在於以何種方式能更好地滿足個人的需求和生活方式,而不是輕易地將支付方式的選擇歸類為年齡或時代的標籤。
<< photo by ZHENYU LUO >>
該圖片僅供說明,非實際案例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