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特第二季 EPS 2.02 元衝四年多新高 持續鎖定車用、AI 成長商機
營收微幅減少但扭虧為盈
半導體取證分析廠宜特(3289)公布今年第二季營收為新台幣 9.73 億,較上季微幅減少 0.84%但比去年同期增加 6.81%。同時淨利新台幣 1.51 億,季增 54.43%,並創下了歷史同期的新高。每股稅後盈餘約新台幣 2.02 元,較上季大幅增加 54.20%並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 65.57%,創下了 13 季以來的新高。
宜特指出,尽管消费性电子市场在第二季仍然表现低迷,这使得消费性电子客户研发开案速度微幅放缓。另外子公司去库存等因素也对第二季合并营收、营业毛利和营业净利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稍有下降。
車用電子和人工智慧開啟成長商機
然而宜特也观察到,在車用电子和人工智慧等领域的验证分析应用呈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这促使了宜特材料分析(MA)、故障分析(FA)和可靠性验证(RA)的委案需求以及关联企业德凱宜特的利润提升。因此与去年同期相比,2023 年第二季的合并营收、营业毛利和营业净利都有显著增加。
展望後市:鎖定車用電子和人工智慧領域
宜特表示尽管下半年消费性电子市场(尤其是智慧手机市场)仍然面临低迷市况,库存调整可能会持续到第三季和第四季,导致小型半导体企业的研发明显放缓。但一些龙头大型企业仍在持续进行研发,并将主要资源投入車用电子和人工智慧(AI)等领域。
車用电子是未来的重点领域,宜特表示車用电子需求在近年已经非常明确,包括显示驱动 IC、乙太网晶片、蓝芽晶片等领域,都可以看到消费性 IC 设计大厂积极投入車用市场。
在人工智慧方面,高效能计算和云端计算的发展从未停歇,大量训练算力的需求加速了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应用,并推动了科技行业另一波变革。这给疲弱的消费性电子市场注入了活力,也带动了先进封装产能供不应求。与此相关的晶片特别依赖于异质整合技术,通过克服散热问题来提高良率。
宜特的競爭優勢和展望
總之儘管下半年消費性電子市場景氣不明朗,不過宜特將憑藉著與國際 IDM 大廠、IC 設計企業、晶圓代工大廠、OSATs 等緊密合作電子產業上中下游合作,在車用電子和 AI 等領域上保持競爭優勢,實現企業營運持續成長目標。
<< photo by masahiro miyagi >>
該圖片僅供說明,非實際案例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