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積電 Q2 本業虧損 6,600 萬元:台灣晶圓代工廠遭遇冰風暴
力積電(6770)在昨日舉行的法說會中公布了第二季度的財報,宣布了本季度的本業虧損 6,600 萬元,成為了半導體市場調整下台灣首家單季本業轉虧的晶圓代工廠。然而由於業外收益的助攻,每股純益仍為 0.15 元;而上半年的獲利則較去年同期減少了 94% ,每股純益為 0.2 元。
市場缺乏長期需求訊號,前景堪憂
力積電總經理謝再居直言,當前市場缺乏長期需求訊號,表示「很難想像市場氣氛立即好轉」。他不僅表示上半年不會發放股利,而且對本季度的營運也保持謹慎態度,預測旺季不會太旺。下半年的毛利率和產品均價仍然承受下滑壓力,如果沒有業外收益的支援,可能會陷入虧損的狀態。
力積電第二季度法說會重點
力積電主攻成熟製程,上季度的本業虧損成為台灣同業中的首家單季虧損的廠商,這凸顯了晶圓代工成熟製程市場正陷入持續的「冰風暴」,且趨勢愈發嚴重。隨後,台積電也在今天舉行了法說會,力積電先釋出了謹慎的訊息,更加引起市場對台積電對產業後市展望的關注。
謝再居坦言,第二季度客戶在近半年的庫存調整後,雖然陸續有驅動、感測器等產品的補貨需求,但總體來說面向設計製造廠(IDM)的客戶對車用、電源管理晶片和射頻等特殊晶片的需求放緩,仍然缺乏長期需求的訊號。即使超過一季的長期訂單也沒有出現,再加上歐美消費市場保守以及中國經濟短期持續疲弱,「很難想像市場氣氛立即好轉」。
然而謝再居強調主流記憶體平均售價已經回穩,並且隨著中國解除相關約束後網路建設需求的恢復,加上中國客戶對於美國對美光的禁令的疑慮,對於利基型記憶體的需求有所提升,記憶體市場出現了回穩的跡象。
前景預測:力積電預計盈利下跌個位數百分比
展望後市,謝再居坦言,第三季度的營運表現應該會小幅震盪,業績可能下跌個位數百分比,產能利用率與第二季度的 61% 至 62% 差不多。受產品均價略微下滑的影響,下半年的毛利率可能再下滑約 1 至 2 個百分點,如果沒有業外收益的支援,確實有微幅虧損的可能。
他表示力積電在過去半年積極節約開支,要求各工廠評估暫停稼動率較低的機台,預計這樣可以抵消產品均價和毛利率下滑所帶來的影響,控制虧損幅度。
受市場不佳影響,力積電在第二季度的毛利率持續下滑至 16.8%,季度下降了 1.9 個百分點,年度下降了 34.35 個百分點;營益率則轉為負 0.6%,本業虧損 6,600 萬元,但在業外收益的幫助下,稅後純益達到 6.17 億元,季度增長了約 2.3 倍,年度下降了 91.2%,每股純益為 0.15 元。
力積電解釋,第二季度的業外收益主要來自三個方面,第一是建廠時程的遞延和裝置費用支付的延後;第二是美元部位的匯兌收益為 2.6 億元,扣除聯貸利息後約為 2.5 億元的利息收益;最後是 15 年前的債權消失迴轉產生了 3 億元的收益。
上半年力積電的獲利為 8.04 億元,年度下降了 94% ;毛利率為 17.8%,年度下降了 33.17 個百分點;營益率為 1.2%,年度下降了 39.07 個百分點,每股純益為 0.2 元。
總結與建議
力積電的財報結果凸顯了晶圓代工廠所面臨的困境,冰風暴的持續和趨勢更加明顯。面對市場缺乏長期需求訊號的現實和後續任何不確保因素,建議投資者和業界人士要持續密切關注市場動向,並尋找其他發展機會,以分散風險。
同時力積電自上半年開始積極節約開支的舉措是明智之舉,而繼續評估暫停稼動率較低的機台也是一種有效應對產品價格和毛利率下滑的策略。然而面對持續的挑戰,力積電還需要制定更為積極的經營策略,以提高市場佔有率和擴充套件產品和服務的多樣性。
最後政府也應該密切關注晶圓代工廠的競爭環境,提供相應的支援和政策,促進產業的長期發展。畢竟,半導體產業對於台灣經濟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 photo by Cheung Yin >>
該圖片僅供說明,非實際案例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