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盛:小晶片技術推動營收飆升至 16 年新高
威盛(2388-TW)是一家台灣半導體公司,最近公布了其 6 月份的營收數位,達到 12.67 億元,較上個月增長 46.47%,較去年同期增長 75.31%。整個第二季度的營收達到 31.39 億元,較前一季度增長 53.56%,較去年同期增長 37.13%。上半年的總營收為 51.83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 15.27%。威盛受惠於 ASIC 出貨增加,尤其在 6 月份創下了自 2007 年 9 月以來的新高。這不僅改寫了該公司的歷史記錄,還提振了整個第二季度和上半年的表現。
威盛的小晶片技術
威盛旗下的子公司威宏自 2021 年創立,專注於 ASIC 業務,並擁有最先進的製程技術,包括 28 奈米、16 奈米以下,甚至達到 6 奈米的水準。該公司的產品主要應用於伺服器晶片和繪圖晶片等領域。由於人工智慧和雲端運算等應用快速發展,加上製程微縮無法再單純提升晶片效能和密度,所以各大業者紛紛採用小晶片(Chiplet)技術。
小晶片技術的優勢
小晶片技術利用晶片堆疊的方式,能夠更好地滿足市場對晶片的新需求。相比較傳統單一晶片的設計,小晶片技術具有以下優勢:
- 提高效能:小晶片堆疊可以組合不同功能的晶片,從而提高整體系統的效能。
- 節省成本:小晶片技術可以分開設計和製造不同功能的晶片,從而節省開發和生產成本。
- 快速交付:製造不同功能的晶片可以並行進行,從而縮短整體交付時間。
威宏的發展前景
威盛去年已經協助客戶完成了小晶片的設計,並預計在今年正式推出。根據業界訊息,威宏的新產品,包括 AI 加速器、FPGA 和 AI 影像處理器等,將在今年第二季底至第三季進行量產。這些新產品的推出有望進一步提升威盛的業績表現。
對晶片產業的啟示
威宏的成功也反映了整個晶片產業的趨勢。隨著人工智慧和雲端運算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對晶片效能和功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製程微縮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而小晶片技術能夠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
對於其他晶片公司來說應該積極採用小晶片技術,以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同時政府和學術界也應該加固相關技術的研發,并提供支援,以促進整個晶片產業的發展。
總之威盛的成功是晶片產業發展的一個典型案例。小晶片技術的應用為晶片公司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只有不斷創新和提高技術水平,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脫穎而出。
<< photo by L N >>
該圖片僅供說明,非實際案例圖片。
你可能會想讀!
- 威盛強勢股:AI加速器新品投產 6月營收創近16年高
- AI的崛起:宏達電王雪紅談元宇宙的融合
- 元宇宙與AI:宏達電王雪紅的未來展望
- 台積電換人救世,Nvidia財測亮眼
- 台、亞泥6月衰退電力及轉投資事業貢獻增加
台、亞泥6月衰退電力及轉投資事業貢獻增加
- 美國寬頻基建助力啟碁股份 大有可為
- 2023輝葉按你王心凌SUGAR HIGH世界巡迴演唱會:踏上音樂的狂瀾旅程!
- 王心凌男孩女孩站出來!9月台北小巨蛋開唱兩天票價、售票日期公開
[編輯探索] 「小巨蛋演唱會資訊公開」:王心凌開唱兩天、票價公開、售票日期將於9月公布
- 臺南「狀元」凶手不明,家屬無處祭奠
- 美國寬頻基建計劃將推動股市,啟碁成為受益股
Note: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Edward Felsenthal” is not available.
- 屏東拳擊夏令營 40 名額瞬間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