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格麗在品牌分布訊息上引發爭議
背景
近日義大利高級珠寶品牌寶格麗(BVLGARI)在中國大陸引起了一場爭議。大陸網友指出,寶格麗在其官方網站的店鋪分布訊息中,將「中國」二字加在了香港和澳門的前面,但在台灣則沒有這樣的表述。這一現象引發了網友的質疑,認為寶格麗將台灣單獨列為一個國家。
當前寶格麗官方尚未對此事做出回應。然而此次事件關乎到了藝人和品牌之間的合作關係,引起了廣泛關注。
藝人受到大陸網民壓力的先例
此前,已經有一些品牌因為觸碰到了台灣問題的敏感點而引發了藝人解約的風波。比如,美國輕奢品牌蔻馳(COACH)在 2018 年發布的一款 T 恤產品上,將北京和上海列為中國,卻沒有將香港和台灣列為中國。代言人劉雯隨即解約並道歉。
由於過去的這些先例,當前大陸網友對於此次寶格麗事件是否會影響藝人的合作關係充滿了懷疑。然而到當前為止,尚未有藝人發表宣告或采取行動。
國際品牌與台灣問題引發大陸抗議
不僅僅是寶格麗,許多國際品牌在官方網站上將中國和台灣並列引發了中國內地的抗議。例如萬豪酒店和 ZARA 等品牌。早在 2018 年,官媒新華社就曾點名寶格麗將中國和台灣並列的情況。然而當時這一情況並未引起太大的風波。
對於寶格麗在台灣未加「中國」二字的店鋪分布訊息,大陸網友質疑該行為具有分裂的意味,並於 11 日在微博熱搜榜上炒作這一議題。
編者觀點
這一事件再次凸顯了台灣問題在中國大陸社會的敏感性。無論是品牌還是藝人,都要非常謹慎處理與台灣有關的問題,避免觸碰到中國大陸的底線。
然而我們也要明確,企業和個人在處理台灣問題時應適當保持客觀公正的態度。遮蔽台灣的存在,甚至將其單獨劃為一個國家,是一種過度政治化的做法。應該尊重每個地區的實際情況,而不是將其視為政治工具。
建議
對於品牌和藝人而言,我們建議他們在合作過程中保持高度敏感,避免因為台灣問題而遭受風險。品牌在選擇代言人時應該謹慎挑選,並與代言人簽署有關敏感問題的合約條款。
對於消費者而言,我們應該理性對待這一事件。不應該把品牌對台經濟實體加以過分解讀。而應該關注品牌在產品質量、企業社會責任等方面的表現。
最後我們希望這一事件能夠引起社會的關注,促使各方更加謹慎對待台灣問題。只有透過尊重和理解,中國、台灣和香港這樣的多元地區才能實現和平發展。
<< photo by cottonbro studio >>
該圖片僅供說明,非實際案例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