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達尼觀光潛艇「泰坦號」面臨氧氣耗盡危機,專家尚未識別噪音來源
鐵達尼號小型觀光潛艇「泰坦號」自 18 日下潛後失聯至今,尚未能定位潛艇位置,而其中最令人擔憂的問題是潛艇記憶體有的氧氣僅剩下 10 多小時。儘管之前探測到海中有「規律噪音」,但專家仍未能識別出聲音來源,當前對噪音的分析仍「尚無定論」。
專家解析噪音來源的分析結果尚無定論
根據報導,專家至今尚未能識別噪音來源,也有可能規律噪音的源頭並不是失聞的泰坦號。美國海岸防衛隊隊長費德里克(Jamie Frederick)表示分析噪音的結果仍無定論,當前遠端遙控載具(ROV)已經在 P-3 反潛機偵測到噪音的海域部署。
提醒警惕過去對泰坦號的安全擔憂
根據過去的報導,「海洋之門探險」(OceanGate Expeditions)公司在 2018 年遭解雇的前海洋營運總監洛奇(David Lochridge)曾警告泰坦號需要更多測試,並指出到達極端深度時,泰坦號可能對乘客造成潛在危險。有一個隸屬於海洋技術學會的「載人水下航器委員會」也向海洋之門探險發出警告,對於泰坦號的研發方式以及參觀鐵達尼號殘骸的計畫感到相當擔憂,特別是該公司在行銷泰坦號時有誤導性之虞,因為並未進行第三方的檢測。
增加搜救力量,尚未找到失蹤潛艇
針對失聯的泰坦號,美國海岸防衛隊官員指出已加入更多的船隻和搜救潛艇進行搜救任務,其中三艘搜救潛艇已於 21 日抵達現場,其中一艘擁有側掃聲納系統。此外費德里克表示當前搜尋海域面積為康乃狄克州的 2 倍,搜尋深度達到 4 公里。
結論及建議
鐵達尼號小型觀光潛艇「泰坦號」面臨氧氣不足的危機,同時專家尚未識別出噪音來源,使得搜救行動難以推進。這次事件再度提醒我們,安全必須放在首位,而與其過度追求新的冒險體驗,我們應重視專家的建議並進行充分的檢測和測試,確保遊客的安全。
此外搜救行動需要更多的資源和力量,各方應加倍努力,以找到失蹤的潛艇和救援搭乘者。同時我們也應該反思,並加固對於旅遊活動和冒險體驗的監管和規範,以確保遊客的生命安全。
<< photo by Denniz Futalan >>
該圖片僅供說明,非實際案例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