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視中文台即將在台灣市場撤出,NCC 已證實 11 個頻道年底關台
近日傳聞衛視中文台、衛視電影台將陸續退出台灣市場,與迪士尼頻道的退出相似。然而國家傳播通訊委員會(NCC)稍早已經證實,年底 11 個頻道將正式撤出台灣。
迪士尼頻道與衛視撤離台灣市場背後的原因為何?
於 2022 年初關閉台灣分公司的迪士尼頻道,作為老牌兒童頻道,自 1995 年開播以來在台灣有一定的粉絲基礎。但隨著串流平台興起,迪士尼頻道原本 24 小時精采節目播出的長尾效應逐步消失。加上,2021 年迪士尼宣布退出台灣市場,從而投入更多資源推廣 Disney+等新媒體平台,這也適逢現今消費者觀念轉變的時代。因此如果迪士尼希望維持業務收益增長,重新定位其在台灣市場的策略是必要的。
與此相同,衛視中文台也傳出撤離台灣市場的訊息。然而衛視中文台的收視排名相對於迪士尼頻道來說並沒有像迪士尼頻道一樣受到徹底擠壓,那麼他們卻為何仍選擇退出台灣市場呢?表面上,眾所周知,台灣市場是華語電影、影集、兒童節目的重要消費市場,然而由於市場過度競爭,投資公司的競爭壓力和成本壓力逐步升級,以至於使得許多頻道難以繼續操作。
台灣市場在電影片道文化中的地位如何?
在市場化的今天,電影片道的營運越來越困難。它們所獲得的利潤與存活率正在逐步下降。然而電影片道文化卻負責著輸送社會價值的重責大任。因此現今,在科技和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底層的文化頻道卻越來越難以生存。這個現象同時也顯示出市場式的運營體系下,商業現實與文化思考兩者之間的緊張關係。
若台灣市場的文化頻道一直苦難,有哪些有效的解決途徑呢?
面對這一問題,學者指出,政府可以透過下列方式幫助公共文化頻道的生存,同時增加這些頻道的收益誘因:
預算資金給予:
政府可以發放給公共頻道的資金預算来支援其運行與生存。
確保頻道與社會價值的聯動性:
政府可以透過設立常態性專案或日常節目來保證這些頻道與社會價值的聯絡性。例如,透過文學、繪畫、旅遊、音樂等途徑,將頻道的節目與文化生活緊密相連。
多元化節目製作:
政府可以為多元化創意產業和文化生活建立資金支援基礎,尤其是加固製作或資助創意產業,以提高對多元化文化的內容需求。這可以給市場建立多元化的節目供應,使市場環境更加競爭。
台灣市場在全球市場的定位如何?
透過以上資助政策,政府可以增加電影片道的社會價值,提供誘因,使得電影片道的營運成本降低,保持其生機,同時也提升台灣市場在全球市場中的影響力。然而這只是解決方案之一。要進行全面的模式改變,以進一步有計畫地整合市場、政策和文化,是極其必要的。只有這樣,台灣市場才能在全球文化市場中具有更高的競爭力和更強的活力。
結論
在數位化科技和產業變革的趨勢下,台灣市場必須在商業化和文化思考這兩個方向上進行更多的探索。
<< photo by Anastasia Shuraev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