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 7 月將再次開辦,並改採「隨到隨辦」
根據工商時報報導,台灣經濟近年處於緩慢成長和不景氣的情況,加上房價居高不下,讓租屋族的負擔更加沉重。為了緩解租屋族的經濟壓力,政府去年核定了「300 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今年 5 月修正後宣布 7 月 3 日起再次開辦,並改採「隨到隨辦」。
為租屋族提供更多照顧
此次租金補貼專案除了簡化申請流程外,還有一項好康,即獲得租金補貼的戶家每年可以享受 18 萬元的免稅額。而且配合民法下修成年年齡為 18 歲,只要年滿 18 歲的租屋族都可申請,擴大了政府對租屋族的照顧範圍。以台北市學生租屋族為例,每月補貼上限為 3000 元,並可再加碼補助 1.2 倍,申請透過後就可領取 3600 元。如同時具有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身分,加碼倍數採計 1.4 倍,月補貼上限提高到最高 4200 元。
為房東解決減稅疑慮
此外政府也為房東提供減稅優惠,只要將住宅出租給符合住宅法第 15 條規定接受相關主管機關各項租金補貼的人,就可享受免稅額度為新台幣 1 萬 5000 元,每年免稅額度最高達 18 萬元的優惠。符合相關資格的房東申報綜合所得稅時,每月租金收入在 1 萬 5000 元以內可以免稅,超過 1 萬 5000 元的部分,則可核實減除必要損耗及費用或按財政部頒定所得年度的必要費用標準計算的餘額,申報租賃所得。
政策價值和挑戰
政府提供的租金補貼和減稅優惠無疑讓租屋族和房東受益,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這樣的政策價值和挑戰。其一,租金補貼是緩解租屋族經濟壓力的有效手段,但如果政府長期提供租金補貼,將可能讓租屋市場出現錯誤訊息,增加租屋族負擔,也不利於房地產市場的長遠發展。其二,租金補貼要依靠稅收來得以支援,是否會影響國家財政和稅制公平性,是政策制訂者必須考慮到的問題。
結論和建議
政府提供租金補貼和減稅優惠的初衷是為理解決租屋族和房東在住房市場中的經濟困境,但是政策的適用和實施需要更加細致的考慮和完善。政府應評估將來是否應該繼續提供這樣的補貼以及該如何防止政策被濫用,並且增加市場透明度和穩定性。
<< 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