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物科醫師揭幼兒園餵藥=餵毒!巴比妥「兩大特性」吃重恐要幼童的命
事件經過
新北市板橋區某私立幼兒園學童疑遭餵安眠藥,且在學童身上驗出「巴比妥」的藥物反應。這起案件已經有 17 名家長報案,且發現孩子出現情緒不穩、具攻擊性等特性,懷疑幼兒園老師給孩子餵藥。海山警分局今日也針對幼兒園以及老師們的住處,兵分多路進行搜尋,且幼兒園長與 7 名老師也接受警方偵詢。
毒物科醫師的警示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指出,「巴比妥」是中樞神經抑制劑,屬於管制藥物,被列為第三級管制藥品與第三級毒品。雖然早期會用於抗癲癇之用,但因為有副作用,且現在有更新、更好的藥,除非是很嚴重的癲癇患者或開刀麻醉,否則已經鮮少會用到。他也強烈警告,「巴比妥」還有兩個要命特性,一是長期使用會產生依賴性,即會成癮,且還有耐受性,藥量會越用越多,一旦停用,就會出現有戒斷症狀,焦燥、焦慮不安。二是一旦過量可能會抑制呼吸危及生命。
幼童需要更特別的保護
此事件讓人深感憂慮,因為幼童在成長過程中,發育及代謝都尚未成熟完全。因此和成人相比,他們更容易受到藥物的影響,且藥物對他們造成的傷害也更大。此外幼童可能尚未學會語言表達能力,也未必能夠辨識和告知自己身體的不適,更需要成人的保護。
結語
幼兒園應該是一個安全、有愛與教育的場所,且服務提供者(包含老師、管理人員等)應該瞭解其職責與倫理,以確保幼童的健康與生命安全。對於特別是像此案件中般發生的危機,警方、衛生單位與學校當局應迅速跟進,並積極從中找出疏漏、掌握相關證據,以為保護孩子們的最佳利益。
提醒
家長及護士應該密切注意孩子們的身體狀況,如出現異常反應,應盡速就醫並主動告知詳細情形,以利醫護人員迅速掌握病情。此外應避免給予孩子誤食、不當使用藥品或化學物質的機會,有特定醫療需求時,更應該僅由持有執照的醫護人員開立及處置。透過相互信任與關懷,我們才能夠共同守護幼小的生命。
<< photo by Santiago Sauceda González >>
你可能會想讀
- 性醜聞揭露:孔子後代名醫性騷擾女病患
- 七顆巴克球?!童腹痛吸腸壁穿孔的背後故事
- 近日高大成揭露高中生99.9999%遭氯化鉀奪命,如何改變這個悲劇?
- 強力磁性小球危害真的有多大?──以一名2歲男童食入巴克球為例
- 「探究VOLVO EX30最新純電車款,兼論可持續能源發展」
- 「宮原眼科」登陸台南!新店名、新地址揭曉
- 從林右昌的祝福,談誠信與高等教育的重要性
- 《王瞳車禍》:探討機車與行人安全問題
- 王健壯被控性騷,《上報》面臨新挑戰
- 洪智坤爆性騷事件:從道歉到黑歷史的反思
- 如何拍攝才能真正呈現出豐富而真實的故事?《變形金剛》的電影製作團隊選擇了在秘魯偏遠地區取景,並選用了自給自足、複雜而珍貴的器材。
- 「獲得LCK中文轉播版權」,鍇睿行銷Nash打頭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