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學界也不能避免性騷擾問題
近年來「#MeToo」運動逐步成為世界各地關注的議題之一。在這股風潮的帶動下,性騷擾、性侵害等問題被揭露,也促使社會更關注性別平等議題。不過這也證實了性騷擾問題的嚴重性,並讓社會更瞭解到各行各業都可能存在這樣的問題,包括文學界。
文壇性騷擾爆發,文學界也需要正視問題
文學界一直是自由、平等的代表,也是社會的鏡子。不過在性別平等方面,文學創作本身就存在著性別歧視的問題。此外也有文學界人士涉及性騷擾問題,舉凡崇拜的文字裡再翻成生活,都有可能滋長著不恰當的言行舉止。在文壇性騷擾問題不斷浮現下,文學界也需要正視問題,以追求真正的性別平等。
陳芳明事件呼籲文學界應重視性騷擾問題
限於篇幅,本文不予贊同或否定陳芳明事件,但此類性騷擾事件至少已經提醒社會各界,包括文學界中的各方人士,文學創作不應被任何人的性別歧視觀念所涂改。更重要的是,在書寫和閱讀文學的時候,必須堅持性別平等和和諧性別關係的角度,盡力去擺脫性別歧視對文學創作者帶來的束縛。
進一步加固性別平等教育,護航文學界
對付性別歧視,需要從教育做起。除了呼籲政府加固性別政策與法案之外,學校、家庭、社會、媒體等也都應該重視性別平等教育,從小培養孩子們性別平等的觀念,摒棄性別刻板印象,並強化性別平等的意識。
此外文學創作教育應更加重視性別議題,讓作者、讀者、評論家等對性別不敏感,或是對性別歧視的內容有所警覺。必須讓文學界重回其自己的文學主題以及希望文學界關注靈魂的寫作,重回作家的基本職責和文學的使命,在寫作之前充分考慮性別平等問題,以促進文學創作生機勃勃的發展,並保障文學創作環境的健康和平等。
<< photo by Elyssa Fahndri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