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成瑜點名傅崐萁性騷:性騷擾不能被容忍
台灣近期發生的性騷擾事件愈演愈烈,引發大眾對於性騷擾議題的關注。最近,「鏡文學」總經理董成瑜在臉書上指控自己在 2014 年曾遭一位「想居間統整國民黨選舉的縣長,如今是立委」的人性騷擾。這則貼文被轉發、點讚的次數破萬,引起各界討論。傅崐萁事後發表宣告否認,但是董成瑜直接點名指出就是傅崐萁。
性騷擾事件引發的議題
董成瑜在貼文中就性騷擾的問題寫到:「我想鼓勵年輕的女性,遇到騷擾不要隱忍,請『當.場.發.作』。不要怕比妳位高權重的人說你不識大體破壞氣氛,也不要怕加害者對你的攻擊與之後的報復。要強悍!你的強悍,會讓你更堅強,也會讓社會更進步。」遇到性騷擾事件不能容忍,這個議題不只是女性的問題,更是一個社會的問題。建立一個不容忍性騷擾、不宣揚性別歧視的社會環境,需要社會努力。
傅崐萁事件引發的問題
傅崐萁事件的核心問題在於性騷擾及權力的濫用,也引發了對於公眾人物的應有標準的討論。董成瑜點名指出性騷擾者就是傅崐萁,在傅崐萁否認事件的同時將有待於證人證言或鑑定的問題面臨處理;而對於董成瑜指控的性騷擾事件,也將有待証據的出現,以區分真相和網路上的疑似因為政治傾向而煽風點火的謠言。
建立不容忍性騷擾、不歧視的環境
在社會中,性騷擾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無論是性別或職業,人人應享有尊重和安全,性騷擾不應被容許和漠視。對於性騷擾初談或初步案發,應如董成瑜所言,「當.場.發.作」,邀請身邊的人幫助管理、取證,以避免證據不足或是性騷擾者用權力進行壓制。社會也應建立相關的機制和法律進行約制和保護,強化性騷擾的預防,創造不容忍性騷擾、不歧視的社會環境。
結論
這次事件的發酵,歸因於現今社會對抗性騷擾的議題持續關心,社會更希望建立一個不容許、不歧視性騷擾問題的環境。希望這件事情能夠呼籲各界對於性騷擾問題的重視,不只是追究責任,更同時思考如何建立一個更加平等正義的社會。
<< photo by Nathan Quelo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