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陳時中提告誹謗 各求償 1 千萬
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在近期的節目中,指控蘇貞昌政府和陳時中部長「靠疫苗ㄟ了一億美元」。對此指控,蘇貞昌和陳時中已於今天下午 4 時透過律師向台北地檢署提出刑事誹謗罪告訴,並提起民事訴訟,各求償 1000 萬元,總計求償 2000 萬元,所得將全數捐贈社福團體。
誹謗指控背後的思考
誹謗是一個攸關於個人尊嚴的問題,更是現代社會法治的基石,一旦有誹謗行為發生,不僅會造成名譽受損的損失,也可能涉及到刑事責任。在這起案件中,蘇貞昌和陳時中堅決控訴的行動,一方面體現了捍衛自身尊嚴的決心,也意味著法制社會的堅定捍衛。
然而是否有政治角色的介入,這是社會公眾所關心的議題。在看待這樣的事件時,必須理性思考,而非盲目支援或反對任何一方。若誹謗行為為非,則必須將嫌疑人繩之以法,若誹謗指控為假的話,則嫌疑人必須獲得合理的申辯機會,並獲得社會的公正評價。
疫苗採購的真相
在吳子嘉的言論中,他指稱蘇貞昌政府和陳時中部長「靠疫苗ㄟ了一億美元」,這樣的指控完全是不實的謠言。疫情指揮中心在疫苗採購的相關選擇和價格方面,均經過專家會議的討論和同意,並沒有政治人物的影響。更何況,疫苗經費都由公務機關主責支付,不存在任何私人帳戶進出的情況,誹謗指控完全是錯誤的。
捍衛事實真相的迫切性
在這場疫情當中,防疫工作是全社會所追求的共同目標。因此所有涉及到疫情防控的事實和真相必須保持清晰、透明,并且公開透明地告知公眾。吳子嘉在節目中指稱的一系列誹謗言論,完全是為了抹黑政府官員,妨礙疫情防控工作的程序,并操縱社會民意。這樣的行為,不僅造成對個人尊嚴的傷害,更是對公共利益的一種汙染。
結語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需要思考一個問題:在面對一個全球性的疫情時,我們重視的是什麼?是各方面的利益還是人民的生命安全?疫情防控不是政治博弈的工具,更不應成為誹謗指控的藉口。政府和媒體應該建立更加透明、具有說服力的溝通渠道,向公眾全面體現疫情防控的真相和事實情況,引導公眾科學、理性地面對疫情,保障國家和人民的安全。只有真實和善意的溝通,才能構建一個和諧、穩定、有序的社會。
<< photo by Joshua Earle >>
你可能會想讀
- NBA季後賽焦點戰:熱火vs塞爾提克,戰如何打?
- 評論:Pag控刻意炒作!詩亞黑底文4句回應
- 盧彥勳:「我並沒有代表民進黨參選立委,此舉僅為網球運動發聲」
- 雞排妹自稱最強人選,民意調查接著來!
- 與年輕人站在一起:新北市政府推薦吳崢曾柏瑜李正皓賴清德
- 俄指控烏克蘭滲透發動破壞,探討亞洲國家對俄烏衝突的立場
- 台塑前董事長李志村辭世,王永慶左右手的經營策略會如何演變?
- 台塑石化王國大功臣前董事長李志村辭世:回顧他對臺灣經濟的貢獻
- 峮峮IG停更、突缺席錄影!經紀人僅4字回應:「時間會證明」
- 韓團NCT保鑣涉嫌粉絲暴力案移交檢方:探討韓國娛樂產業背後的權力運作
- 劉亞仁「終於」承認吸毒!落寞坦言「大部分」嫌疑
- 曾格爾邀約私訊遭曝光 慘遭陳沂打臉
- NCC3年內不准換照,最高法撤銷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