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嘉指控部長靠疫苗「賺 1 億美元」
近日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在節目上指稱,前衛福部長陳時中靠疫苗「賺取 1 億美元」,引發一連串的風波。對此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和前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向台北地檢署提告,控告吳子嘉刑事誹謗罪,另提起民事求償 1000 萬元。此外衛福部表示也正研擬對吳子嘉進行提告。
造謠抹黑是非之能極盡
陳時中在臉書上嚴正地駁斥吳子嘉的指控,指出北檢已簽結了 62 件疫苗採購相關案件,其中 62 案均無不法的犯罪情事。此舉也得到前行政院長蘇貞昌的支援,他們聯合指責吳子嘉為求關注,顛倒黑白,造謠抹黑,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這樣的行為不僅容易引起社會恐慌,更會對政府抗疫工作造成困擾。
不實指控傷害形象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在存取中也指出,吳子嘉過去曾經造謠抹黑,並用同樣的手法指控部長,這樣的行為非常不應該。王必勝舉例表示吳子嘉提到的 BNT 疫苗採購合約內容不實:第一次合約沒有談成,當然沒有付訂金的問題;而且疫苗價格會因為不同技術、數量而有所不同,價格變動並非貪汙。這樣的不實指控不僅傷害政府形象,也會讓民眾對政府抗疫措施產生質疑。
提高誹謗罪警惕社會負面言論
這次吳子嘉的言論不僅引起政治糾紛,也引起社會關注。台灣正站在抗疫的最前線,抹黑政府和部長不僅妨礙政府抗疫措施的實施,也會影響台灣在國際上的形象。我們需要一個和諧、積極的社會環境,才能夠共同戰勝疫情,重振經濟。因此我們必須警惕負面言論的影響,提高對誹謗罪的認識,力求打造一個更加公正、和諧的社會。
結語
台灣疫情抗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需要社會上下共同配合,克服困境,真正做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必須以理智和負責任的態度面對形勢,讓每個人都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積極參與其中。
Tomas Anunzia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