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忠恕道院舉辦「孝馨獎」表揚學子
基礎忠恕道院於近日舉辦「孝馨獎」頒獎典禮,表揚在國中會考作文題目「孝」的主題中,成功展現孝心與家庭美德的學生。該獎項是為了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鼓勵家庭和社會注重培養孝順觀念,並落實培育品德教育,讓學生可以學習到忠恕之道,並在家庭中實踐。
中華傳統美德
孝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極其重要的主題,從古至今被孜孜不倦地推崇著,所謂「沒有孝順,萬事皆難成」。家庭是社會的基石,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要從家庭做起。培育出有健全家庭觀念的學生,是台灣社會落實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
學生孝順的重要性
孝順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對家人、社會和自己負責任的表現。孝順觀念的培育不僅要靠家庭,學校和社會也要發揮重要的作用。這次孝馨獎的頒發,正是從學校出發,向社會傳遞應重視家庭及孝順觀念的訊息,呼籲家庭和學校共同努力,共同落實家庭教育,把美好的孝順觀念傳承給下一代。
落實培育品德教育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也是道家儒家的主旨之一,是一種對生命負責的態度;忠恕是忠於自己、忠於他人、忠於社會的表現,是一種良好品德的體現。基礎忠恕道院創立,為讓學生們明確孝順、忠恕等中華美德的價值,協助學生們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獲得靈性上的提升,塑造優良的品格,學生們更能夠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殊勝、學習忠恕之道,成為未來有情有義的社會中堅力量。
editorial
基礎忠恕道院舉辦「孝馨獎」表揚學生,不僅表現了學校對學生們優良品德和家庭觀念的重視,更展現了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使命與責任。這份責任不只是學校一方的,家庭和學校共同合作,才能更好地培育我們未來的中堅力量。因此這次獎項的設立讓社會對文化傳承的認識更加深刻。以此為契機,相信能夠推動更多學校及社團持續努力,落實培育優良品德的教育,並與家庭一同享受內在和諧的愉悅感受。
advice
前往國中或高中的學生們,應該認真對待學校所講授的人文課程和格物致知、拜師、讀書為先等中華傳統文化的教育。如此,不僅可以融合中西文化,更能讓學生們孕育儒雅人格,以實踐孝順、忠恕等中華傳統美德,充分發揮自己在家庭和社會上的積極作用。
未來的社會需培育一批有健全家庭觀、富有愛心、有批判精神及領導能力的新生代。基礎忠恕道院舉辦「孝馨獎」,為培育這樣的新生代,是一個極其有益的嘗試。然而「孝馨獎」只是一個起點,在學校與家庭共同的協力下,我們相信學生們能夠學以致用,落實培育優良品德的教育,讓中華傳統美德得到更好地傳承與發揚。
<< photo by Zen Chu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