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舍至善元詐貸弊端,臺灣都更行業面臨重大考驗
新北市新莊的泰舍至善元被譽為全臺最大的自辦都更案,然而該案涉嫌詐貸弊端,讓泰舍實業暨泰坤建設的楊嶽修等人遭到檢調搜尋與約談。這個發展,使得臺灣的都更行業面臨了重大考驗。尤其是在政府推動自辦都更的政策下,必須警惕這種案件對市場的影響,以及弊端背後的哲學議題。
都更與社會價值
都更是指現有建築物與相關設施,為提高利用效率、改善舊有環境而進行再生,通常需要更變使用功能、增加容積率、合併地籍等,透過都市計畫法與都市更新條例所提供之法律程式,進行辦理而成。
相較於拆除重建,都更提升了現有的社會資本效益,並降低了開發商的成本。然而當都更行業中出現詐欺、貪污等不法行為時,除了影響行業信譽,也背離了都更的核心價值。
弊端的影響
詐貸弊端對都更行業的影響不僅在於損害市場信心,更嚴重的是,將影響未來的都市更新計畫。因為即便是善意的都更,也需要政府的支援、銀行的貸款與民眾的信任,否則就無法進行順利。
政府角度
政府需要更嚴格的監管機制,以防範不良開發商的濫獲,同時也要增加對都更的調查、稽核與輔導。事實上,泰舍至善元案例在去年就已經接獲民告官,卻因人力資源不足而無法及時處理。因此政府在加強當地調查與懲治開發商不良行為的同時也應該增加相關行政人力。
開發商角度
除了政府監管,企業自身的企業文化、道德倫理也非常重要。即便是受到經濟利益的誘惑,開發商也應該堅守誠信,不做虛假宣傳、不欺騙買家、不詐騙銀行資金。
結語
都更是一項促進城市更新的重要工作,政府、開發商、民眾都必須共同努力,以期實現都更產業的長期發展。而任何蓄意操縱市場、破壞市場信譽的行為都會遭受制裁,讓所有蓄意違法的開發商知道,詐欺、貪污並不是規模越大、聲勢越高就能逃避法律追訴。期盼相關當局透過此次檢調行動,傳遞出公正、公平、法律正義的訊息,並釐清本案弊端,以維護都更產業的市場秩序,確保市場之長期發展。
<< photo by Elvir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