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峰會:強調經濟安保針對中國?
日本政府主導的G7峰會在廣島舉行相關討論,並將在共同宣告與附件中寫明不允許貿易等經濟領域的脅迫行為。這是在中國與台灣之間局勢緊張的背景下峰會提出的動議,希望G7作為核心,展示對中國的明確立場。儘管去年在德國舉行的G7峰會也就加強警惕包括經濟脅迫在內的威脅達成了一致,但今年若制定有關經濟安保的附件,將是罕見的舉措。
中國是否是這項動議的真正目標?
G7經濟體只占世界人口的一成,卻占約三成的GDP,而中國大陸、印度與巴西等開發中國家的崛起,引發外界質疑G7領導世界經濟的作用。然而G7各國不希望失去對全球供應鏈的掌控,並開始推動在過度依賴中國大陸的脫碳,以及培育國內產業所需產品供應鏈上,幫助中、低收入國家等所謂「全球南方」發揮更大作用的「韌性和包容性的供應鏈強化」(RISE)合作夥伴關係。儘管G7未特別提及中國大陸,或提及中國大陸進行「經濟脅迫」,但一些觀察家認為,這項動議昭示著西方世界對中國的忧慮和警惕。
國際關係的影響
國際關係中的政治實體和國家之間的經濟連結存在著雙向互動。在G7峰會中,日本政府尋求透過強調經濟安保遏制中國的勢力擴張。然而,這種手段是否真正有效,仍是有爭議的問題,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和國際關係的網路中,多邊主義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支援。如果G7峰會能夠達成共識,進一步遏制中國在經濟領域的影響力和地位,那麼全球供應鏈將面臨重大變革,也可能引發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反應。
結論
儘管G7實施經濟封鎖等措施在全球范圍內可能會產生更大的效應,但它還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政治實體,並在財政和經濟領域中發揮著影響力。這項動議意在維持G7對全球供應鏈的掌控權,以及遏制中國的勢力擴張。但是要實現這專案標,G7必須更加坦誠和負責任地對待開發中國家,幫助他們實現更有韌性和平等的發展,而不是只關注自己的利益。只有這樣,G7才能有良好的影響力,推動全球經濟的穩健發展。
<< photo by King’s Church Internation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