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浴佛節」三年後重現江湖:水、誦、佛法,我們的家園需要更多的淨化了!慈濟,浴佛節,淨化,佛法,家園
「慈濟浴佛節」三年後重現江湖:水、誦、佛法,我們的家園需要更多的淨化了!

「慈濟浴佛節」三年後重現江湖:水、誦、佛法,我們的家園需要更多的淨化了!

慈濟浴佛節:從淨化心靈到回報家園

2023年5月,臺灣的慈濟基金會恢復了為期3年的傳統浴佛大典,以慶祝“佛誕節、母親節、全球慈濟日”三節合一。此次大典在台北市中正紀念堂舉行,吸引了總統蔡英文、前總統馬英九、監察院長陳菊、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各國使節、臺北市長蔣萬安、新北市長侯友宜、鴻海科技集團創辦人郭台銘等人的親臨參與。

浴佛節淨化內心,回報社會

佛教的浴佛節起源於印度,後傳入中國,成為了一年一度的佛教盛會之一。在現代,慈濟基金會將浴佛活動和慈善結合起來,強調了從淨化內心到回報社會的理念。

浴佛不是真正的洗澡,而是向佛陀致敬,以潔淨身心,淨化內心為目的。透過浴佛的儀式,人們希望可以淨化自己的心靈,淨化自己的身心,也表達了感恩與愛的情感。同時慈濟基金會強調利用浴佛的機會,回報社會,為弱勢羣體、失去家園的人們提供幫助和支援。

行動浴佛:全球共舉、回饋家園

在今年的慈濟浴佛節中,全球共有46個國家和地區舉辦了浴佛活動,包括近十萬人的參與。為了讓更多人能參與浴佛,慈濟基金會在部分縣市推動了行動浴佛活動,讓更多人都能同沾佛恩,並有祈願平安的機會。

行動浴佛是一種新興的浴佛方式,是指在特定的場所,例如公園、社區活動中心等,設定佛像和浴佛池,讓民眾可以在現場參與浴佛儀式。此外慈濟基金會今年還特別在中正紀念堂及全臺16個慈濟園區、臺北及臺中慈濟醫院,透過「佛誕節慈善人文特展」佈展方式,將佛陀的一生和慈濟慈善全球共善,呈現在人們面前。

結語

慈濟浴佛節不僅是一個傳統的佛教活動,更是一個回饋家園、回報社會的慈善盛會。正如慈濟基金會創辦人陳雲慧所說:“佛教的浴佛有一個更深的意義,那就是淨化心靈,淨化人類與自然的關係,回歸到生命的初衷。我們的初衷是要讓這個世界更為美好,這也是慈濟的宗旨。”

我們希望更多人可以參與到慈濟的行列中,為淨化自己的心靈、回報社會和回饋家園盡一份力量。

Buddhism-慈濟,浴佛節,淨化,佛法,家園


「慈濟浴佛節」三年後重現江湖:水、誦、佛法,我們的家園需要更多的淨化了!
<< photo by Raimond Klavins >>

你可能會想讀

author

林 婷婷

我是林婷婷,一名致力於新聞採訪的記者。我熱愛追求真相,並且堅信新聞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