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交火中的「鐵穹」:強大的火箭攻擊防禦系統
當地時間10日,以色列軍隊和加薩走廊武裝分子徹夜交火。巴勒斯坦武裝集團從加薩地區共發射了270多枚火箭彈,但大部分都遭到「鐵穹」(Iron Dome)全天候機動防空系統攔截。
鐵穹防禦系統簡介
鐵穹防禦系統是由以色列拉斐爾先進防禦系統公司(Rafael Advanced Defense Systems Ltd.)與以色列航太(Israel Aerospace Industries, IAI)共同研發,主要用於攔截5至70公里範圍內的火箭彈。最初只能攔截火箭彈和砲彈,如今已經進化到可以攔截無人機、彈道導彈。其具備優秀的極短程防空能力,可以攔截像是愛國者(Patriot)或薩德(THAAD)無法攔截的「近距離」目標。豐富的實戰經驗顯示,其命中率高達90%。
然而鐵穹所使用的塔米爾(Tamir)飛彈,單價約4萬美元,面對敵方運用造價可能僅上千美元的土造火箭,其CP值被認為過低。
「鐵穹」系統對以色列的重要性
以色列面臨來自其週邊的恐怖襲擊、火箭攻擊等多樣化威脅,而「鐵穹」系統為以色列多層飛彈防禦系統中,最內層的短程防禦系統,其防禦能力的強大,為以色列國家安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美軍曾向以色列採購兩套鐵穹系統,希望與美國開發的「整合式空中與飛彈防禦戰鬥指揮系統」(Integrated Air and Missile Defense Battle Command System,IBCS)整合,但最後因系統原始碼(Source Code)共享問題而宣告破局。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的衝突
自9日起,以色列對加薩走廊地區的伊斯蘭聖戰組織發動代號為「盾牌與箭」的攻擊。巴勒斯坦武裝集團發射數百枚火箭彈反抗還擊。據統計,已經造成20多人死亡,60多人受傷。據悉,以軍的空襲造成3名伊斯蘭聖戰組織「司令」級高級指揮官死亡。
結語
「鐵穹」防禦系統的強大,揭示了現代戰爭中火力覆蓋面較小、但精確打擊的模式所帶來的需要。然而,擁有高強度的防禦系統不代表一定能達到戰勝敵人的目的,政治手段與和平解決還是根本的出路。
<< photo by Mikhail Nilov >>